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政治-美文故事(2)

经典美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听清楚了他这话的潜台词,那意思就是说,你一个教师一个初学写作的人哪有资格给县级干部写悼文呢?

  不过,说完这些话以后,那人不再对我声色俱厉甚至有些和颜悦色了。他搬过凳子和我坐在一起攀谈了起来。攀谈中我才知道,他以前也当过教师,和廖老师共过事,还曾经写过几篇杂感和评论文章,也算是县内颇有名气的文学写手了。他的姓名我听得有点模糊,姓“章”还是姓“赵”我也没记清,但他当面质疑指陈别人作品失误的率真和爽快是我不会忘记的,我特别不会忘记他说我的那句话:不懂政治!

  我到底懂不懂政治呢?按专业论年龄我应该是懂点的,但实践证明我对政治知之甚少甚至有着很大的隔膜,这是毋庸置疑也是让我倍感落寞的一件事!

  照理说,我与政治是有缘的。那一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学费低离家也近的天水师专,填报了只有两年学制的政治教育专业以便早一年毕业拿工资减轻家庭负担。就这样,我糊里糊涂地与政治结缘,成了一名中学政治教师。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已经贴上了有关政治的标签,但对于“什么是政治?”、“怎样才算懂政治?”这些问题,我一直是雾里看花似是而非。师专上学时,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中国通史》、《党史》、《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课程,后来发了一本《政治学》教材,但不知为什么成了自读课本,以致师专两年我也没弄明白政治一词的涵义。后来参加工作,在教学生《政治常识》的相关内容时,我边教边学,终于知道了政治一词的涵义。

  抛开西方政治史,单就中国历史而言,政治一词出现较晚。先秦诸子也使用过“政治”一词,但很多时候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而将“政”与“治”两个词结合使用,则始于中国近代,代表人物是孙中山。他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则把政治与经济、阶级和国家政权联结起来去解释政治,因而使政治一词的内涵变得更丰富更科学。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关于政治的表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政治与权力如影随形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说,政治就是权力,权力就是政治。特别是在古代中国,每一次社会的变革和政治风云的变幻其实就是一些核心人物之间争夺权力和相互拼杀的结果。在激荡的政治漩涡中,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有的人分享到了权力的快乐和荣耀,有的人却成了牺牲品和陪葬品。这样一来,政治就带有残酷甚至血腥的色彩,伴君如伴虎,侯门深似海,很多人谈之色变望而却步。

  尽管官场阴暗,政治凶险,但中国的古代文人和知识分子,历来谨遵“学而优则仕”的古训,他们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取功名讨得一官半职,以便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打开通向核心权力的入口。若官运亨通,则可以平步青云,就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庇荫后辈,泽被桑梓,若能爬到显要位置,为皇帝殚精竭虑肝脑涂地为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可以青史留名万代敬仰。

  然而,在凶险的政治漩涡中,要为民请命为江山社稷着想有时候就会碰触权力的暗礁,会被碰得头破血流丢了身家性命呜呼哀哉的。所以好多文人不得不放弃自己安身立命的原则丢掉做人的担当和骨气委身去做一个见风使驼拍马溜须的奴才,以保全性命苟活于政治风潮。只有少数文人,要么因为遇到贤主,要么因为掌握了生存处世的技巧,所以既能向权力的高层陈述己见为民造福为国谋利又能泰然处之保全身家性命,东方朔、魏征、狄仁杰、邹忌等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

  魏征、狄仁杰敢犯颜直谏,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都是一代明君,他们胸怀宽阔从谏如流,具有雄才大略,开创和发展了唐朝的治世局面。东方朔、邹忌辅佐贤君建言献策掌握了语言艺术和技巧,或旁敲侧击,或避实就虚,达到了劝谏的目的。《战国策》记载,邹忌劝谏齐王时,不是向齐王大讲“为什么要纳谏”及“纳谏如何之好”的大道理,而是以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 委婉地规劝。邹忌先叙一段“妻美我、妾美我、客美我”的生活趣事,然后以设喻导入正题,点明“比美”之事的目的,再在此基础上借题发挥,婉辞劝说,使齐王如梦初醒,翻然悔悟,明白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此来看,邹忌劝谏之所以成功,因该得益于他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技巧。

  中国古代,像东方朔、魏征、狄仁杰、邹忌一样幸运能施展政治抱负的文人其实并不多。大多文人在仕途上命途多舛被政治的惊涛骇浪激荡得灰飞烟灭,被世俗和权力羁绊得寸步难行。屈原、贾谊、杜甫、韩愈、苏轼、辛弃疾、汤显祖等历代文人,积极入世跻身政治涉足官场想倾平生所学一展抱负为国谋利为民造福,然而他们生不逢时不遇明主,在世俗浊流和皇权的挤压下他们选择了文化和人格的坚守坚持了安身立命的原则,却大多郁郁而终忧愤而死。他们参与了政治,懂得了政治,最后却被政治无情的抛弃和毁灭了。

  也有些文人,在步入仕途参与政治的过程中看清了官场的龌龊和政治的险恶,他们不愿与那些肉食者同流合污,遂选择了出世归隐,陶渊明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陶渊明数次出仕,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归去来兮辞》就是他与昏暗、喧嚣的政治现实彻底决裂的宣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此看来,历代文人入世即参与政治后要么变成奴才服恃主子博得名利,要么因秉性刚直前途受挫潦倒失意忧愤而死,能青史留名千秋敬仰的人其实是不多的。倒是一些出世归隐远离政治者,大抵都能鹤发童颜寿终正寝有不少恬淡清新的传世佳作,启迪着人们去思考去探究他们的精神家园,给后世文人留下了远离政治不问政治的劝诫。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jingdianmeiwen/279020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