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工作计划(2)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xx市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以“课”为中心,坚持“科研引领课改,科研与教研融合,科研服务于质量”的工作理念。结合学校工作计划,以学校“十三五”规划为引领,不断深化、优化教科研工作,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全面履行教科室“研究、指导、服务与引领”的工作职能,切实推进打造“高效至诚课堂”的建设,为学校进步、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服务,从而整体改善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学习意识,带动教师参与研究,推进“高效至诚课堂”的建设。

  2.扎实学校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创新研究方式,组织有质量的科研特色活动,提升学校科研品质。

  3.改善校本研修工作,转变教师的学习观念,优化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比赛,为教师论文的交流提供更多的平台,力争有更多更优质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刊发。

三、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扎实课题研究工作,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1.做好“十二五”各类课题的结题工作

  目前学校“十二五”的课题,包括1个xx市重点课题、3个xx市规划课题都进入了结题阶段,教科室将指导各课题组成员应关注课题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档,以及课题成果的梳理、结题方案的撰写、课题论文在核心杂志上发表等工作,同时也将邀请xx市教科研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结题工作。

  2.做好“十三五”各类课题的开题工作

  20xx年末,学校申报的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农村初中科技教育特色化研究》已经正式立项,顾娟娟和章大奇两位老师申报的苏州市教育学会课题也立项成功。本学期将进入真正的开题研究阶段。教科室将和两位老师一起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教科室将尽可能地按照课题研究的规范开展研究,并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过程性管理,与网络资料的呈送工作。关注课题研究与学校发展的关联度,以期获得科研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良好效果。

  (二)夯实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高效至诚”课堂

  1.加强阅读,夯实教师理论修养

  本学期继续通过阅读促进全体教师理论修养,学校为每位教师订阅一本学科杂志,要求每一位教师经常翻阅教育杂志,细心研读教育专著,要求青年教师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重点围绕市发展中心编制的《燃荻》、校教科室编制的电子文摘,开展读书沙龙、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同时把读书和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了课堂实践,将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相结合起来,为阅读行为与教学行为架起互通的桥梁,从而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

  2.加强研修,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教科室将配合教导处推进我校的“乐学、善导、启智、至诚”教学主张,打造“高效至诚”课堂,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聚焦课堂,切实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强化顶层设计,强势推进实施,将重点做好两大抓手:生本小组特色文化建设和教学活动案的编制,建设五个品牌小组:校级层面的课改协助组品牌建设、教研组品牌建设、备课组品牌建设、班级生本合作小组品牌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的品牌建设。

  (三)改善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切实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本学期教科室结合市教师发展中心的具体要求,认真制订20xx年度继续教育计划。教科室将会同德育处、教导处,制定比较全面的教师校本培训安排,明确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具体要求,并认真按计划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本学期教科室将进一步完善教师进图书室读书要求,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的教育教学理论书刊。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的研修活动,从而让每位教师都能达到规定的市级培训学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培训。教科室做好服务工作,为教师外出上课听课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邀请有关专家莅校讲座指导,立足市内专家诚邀校外名师来校指导。踏实做好专家引领,开拓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真正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及时更新校园网上校本培训的相关内容,做好校本培训新闻的发布工作,使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有据可查,切实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2.凭借论坛活动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继续以青年教师论坛为载体,以“高效至诚课堂”实践为抓手,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激励教师不断探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本学期将联合教务处、德育处、团支部开展的读书论坛、基本功比赛、班主任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继续开展好“青蓝”工程活动,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组织教师参加征文比赛,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为了鼓励和激发教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每学期期末的时候将教师优秀论文汇编在学校《茜草园》校刊上,这些论文都是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获奖或发表的论文中挑选出来,论文内容都能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联系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全校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如何撰写论文都会有所启迪。同时,放大“师陶杯”、“蓝天杯”、“陶研杯”等重大论文比赛的引导作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评比竞赛。教科室将及时把市级以上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对于一些优秀的教育论文,学校也会为教师搭建发表的渠道,力求本学期在发表、获奖上有新的突破。

工作计划 篇5

  班级概况

  1班共有62名小天使,其中男31人,女生31人,他们文明、懂事、勤奋乐学,积极向上。经过五个学期的努力,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学生发展不够均衡,少数学生做事拖拉、不会和同学友好相处,还需进一步教育。

工作目标

  教育有情、德育无痕,本学期我们班要将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以及建设和谐、文明的班级作为主要目标,实施“四有”教育和“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行动,为学生当下的人生幸福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及措施

习惯培养

  1、利用主题班队会、多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感恩、珍爱生命、环保等教育,促进良好品德形。

  2、细化常规、关注细节,通过班级公约和彩虹小学学生十个学会约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3、通过班级一志二薄二博和班级之星的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日常工作

  1、完善班级文化,坚持每周一誓(班会)、每日一励(励志口号)。

  2、培养班干部,试行常务班长和值日班长双轨运行模式。

  3、细化学生日常管理,建立成长记录。

  4、规划、落实好每周主题教育,开好主题班会,进行针对性教育。

  5、坚持每日心育活动,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6、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引领作用,及时更新班级博客,通过QQ群友好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重点教育

  1、试行“四有”教育,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坚持励志教育和阳光心育,培养学生竞争、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落实生命、安全教育,力争本学期0事故。

各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文明校园(文明礼貌月)

  1、开学报到、进行收心教育,检查寒假作业,奖励优秀,未完成的及时补做、跟踪检查。寒假创意作品网络欣赏,学生快乐寒假秀微电影播放点评。

  2、组织学生参加开学典礼,开展爱护课本、爱心接力系列活动。

  3、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完善班级文化

  讨论完善班级公约,进行励志教育,每日一呼班级励志口号

  新学期、新目标主题班会(我要……)

  4、竞选、组建新班委会

  5、第一次家校活动

  6、及时发布班级动态,完善班级博客。

  7、比一比,谁的书皮、文具、课桌下最整洁及仪容仪表检查。

  8、创办“新学期、新气象”主题板报

  9、“我是计算小能手”大比拼

  10、安全疏散演习,进行安全教育

  四月份——绿色校园(绿色读书月)

  1、主题班会:

  学习《彩虹小学生十个好习惯》,开展环保系列活动。

  2、做好班级班级一志二薄二博

  3、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和学生问卷调查

  4、比一比,谁做值日最能干?

  5、开展悦读活动,分享我的一本课外书

  6、健康文化节

  7、创办“我爱阅读”主题板报

  8、及时发布班级动态,完善班级博客。

  9、第一次月过关检测 期中检测

  10、家校活动

  五月——健康校园(体育健康月)

  1、主题班会:

  劳动创造美:比一比谁的小手最能干 珍爱生命、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比一比,谁的优点多:猜一猜,他她是谁?(写喜欢的同学的优点,同学们互猜)

  比一比,谁的收获多:优秀成长博客欣赏

  2、作业网络展评

  3、评选清洁小天使

  4、继续进行养成教育,做好班级班级一志二薄二博

  5、期中质量检测评价,奖励小博士

  6、创办“我健康、我成长”主题板报

  六月——快乐校园(多彩艺术月)

  1、主题班会:

  我的六一、我做主(才艺大比拼)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2、学生仪容仪表检查,进行打扫卫生比赛,

  3、安全疏散演习

  4、家校活动

  5、继续进行养成教育,做好班级班级一志二薄二博

  6、创办“艺术万花筒”主题板报主题板报

  7、评选博客之星

  8、生字词过关比赛 英语学科主题活动

  9、期末质量检测

  10、评选新三好生、班级之星和感动班级人物,并举行颁奖典礼

班主任心语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拟定了本学期班务工作计划,希望大家集思广益,继续跟帖,我们将不断完善,竭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434176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