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社会调查报告(2)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社会调查报告 篇3

  我是首届国防生,XX年7月从清华大学毕业,XX年1月被分配到**军区某团任职,现为“红四连”连长。五年时间,我完成了从大学生向部队基层指挥员的转变。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考入清华后,我申请成了一名国防生。很多人不理解,纷纷劝我:“凭借清华大学这块牌子,留在北京,无论是在条件、待遇、发展空间上都要比参军入伍强得多。”我想起清华学长朱凤蓉将军曾经说过:“我们是从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只有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大学毕业后我主动要求到野战部队基层去锻炼,那里是军人成长的沃土,是建功立业的舞台!

  在南昌陆军学院任职培训期间,我给自己进行了一次人生“归零”。不以清华大学毕业生为炫耀的资本,把自己定位为“新兵”,一切从“零”开始。在毕业前夕的一次濒海训练中,我担任班长。烈日将光着膀子的我们晒得皮肤爆裂,火辣的疼痛使得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睡。第二天,武装泅渡,我第一个跳入海中。海水浸泡了我的伤口,仿佛要撕扯开我们的身体。我带着我们班的战友喊着“奋勇拼搏,永争第一”的口号挑战身体和心理极限,赢得了“演习先进班”的荣誉。

  军校结业后,我来到了**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团。这是一支由贺龙元帅亲手创建的部队,走出了203位将军,是“红军团、百将团、猛虎团”。我有幸被分配到了“硬骨头六连”,这是一个闻名全军的英模连队,是军队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六连的官兵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管学士、硕士还是博士,都要先当好战士。”六连光荣的历史激励了我。我知道自己在军事体能技能上有一定的差距,于是甘当小学生,勤学苦练,很快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在多次的考核比武中取得了名次。不仅如此,我的综合素质也在全面提升。刚到部队时,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连队干部让我参加演讲比赛,在几千人面前亮相,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XX年,我23岁,被任命为“红四连”连长,成了全集团军最年轻的连长。这不仅意味着信任,也意味着责任和挑战。没想到出师不利,第一次组织连队参加团射击考核,我们打了倒数第一,总评成绩不及格。为此,我在全团军事会议上作了检查,我们连队的官兵们也觉得丢了脸,不少战士私下议论:“清华生也不过如此嘛。”这件事迫使我思考,别的连长都是在长期实践中锤炼出来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的优势在哪里?我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善于学习。军事训练是有规律的,我一定要找到它、把握它。只要“讲科学、科学练”,我就能赶上甚至超过别人。我主动“拜师学艺”,并发动大家一起查找原因症结、改进训练方法。经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改进、一次次提高,连队的射击成绩很快从倒数第一,跃居全团第二。

  连队配发了新型步战车后,我带领连队技术骨干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结合新装备的特点,从操作使用到维护保养都结合技术规范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新装备的使用一般需要两到三年的磨合期,经过我们的努力,仅一年就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大学生可以在这里百炼成钢;部队是一片广阔天地,大学生可以在这里施展才华。

社会调查报告 篇4

  暑假期间,为响应院团号召,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对自己家乡周边近20个村庄开展了一次农村现状调查活动。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而我对农村并没有很深入的认识,从14岁就外出求学,每年只有寒暑假短短一两个月有时间在家,所以,这次实践既是我重新认识我的家乡的开始,又是我切身体会家乡现状,思考家乡问题的起点。

1.实践对象:

  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地处鄂西北,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以东。东临荆州武汉,西连神农架,南接宜昌三峡,北依南阳;地处江汉平原的北缘,南阳盆地的南缘,秦巴山系的东缘。版土面积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总人口六十万人。素有“金南漳”之称。有着“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结构,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重点县。

2.实践内容:

  作为支柱的农业,在南漳县却并没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此,我走访了近20个村子,从水电资源、政府领导、人才等几个方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3.实践总结:

  经过我走访观察,还有和村民们交谈,我对我们家乡农村现状有如下观察总结:

  1水电缺乏,农民收入微薄

  在我走访过的村子里,大多数村民生活用水都很紧张,畜用井都打到了-200米以下,农村电价也是一涨再涨。此外,农民还要种地,而浇一亩地要花一百多块钱,其他投入暂且不计算,一亩地的收入能有多少呢?一季浇两次,就要花两百多块,再加以花费农药的投资,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实在是挣不到几个钱。在我们家乡的东巩镇,虽然85%以上的农民都种植香菇,但是农民却常常面临着“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境地。

  2文化水平低,思想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

  依稀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农村种植的就是水稻、棉花、玉米、香菇等,在许多农作物改良中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民并没有更新以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而是固步自封,在这十余年,种植结构并没有进行调整,甚至有的时候,明明知道种玉米并不赚钱,可是又觉得没什么可种,有可种的又没有胆量去种,不得已而为之。在全国全省都在强调农村产业调整的大形势下,到了农村,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并不见效,个别有创新精神的农民想进行产业更新,却招来了风言风语,甚至来自于家庭内部的阻力。

  3政府领导不力

  乡镇政府在农村经济,甚至整个农业发展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他们直接关系着农业的兴衰,但是在我所走访的农村中,乡镇下派到农村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为农村经济发展真正的出谋划策的,从政府领导到了自己负责的村子后,不是和村支书村主任吃饭喝酒就是在一起打牌,唯一能见到他们工作的时候就是每年的提留及土地税等“收钱”的时候。在这些不尽责的公仆面前,农村什么时候才能有所发展呢?

  4实践体会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国家颁布了很多优农惠农政策下,农民生活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问题倒底出在哪里呢?大多数人一定会把它归结为农民自身素质问题,说农民这一点不行,那一点不好,但是做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在生活水平、教育、设施相当落后的环境下,我们能要求他们做什么呢?所以我认为,只有在外部做出了正确的指引后,这种状况才会有所改善。但是有谁来担当这个带头人呢?答案是政府和人才。政府只有深入农村,调查民情,体察农民的疾苦,找出真正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后,才能制定一些有效的政策,帮助农民解决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的到来会给农民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20295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